Page 76 - Caietele_Confucius_11_2024
P. 76

基于语料库的日本学习者兼语句偏误分析


               刘


               摘要  兼语句作为 殊句式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 我们频 地使用,同时 也是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
                国学习者在习得和使用兼语句的过程中往往 易 现各 不同程 的 误。 此本  日本学习者为
               例, “HSK动态作 语料库”和“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为研 基础,在研 过程中,注重分析汉语兼
               语句的 类和 点,从 二语 认知习得规律 发,对日本学习者在汉语兼语句习得和使用过程中 现
               的主要问题进行 误分析, 括 兼语句常见的 误类型,并进一  求日本学习者在习得兼语句的过
               程中发生 误的主要原 ,在此基础上提 相应的教学 议, 期对日本学习者兼语句的学习 面向日
               本学习者兼语句的教学有 帮助。
               关键词 兼语句; 误分析;日本学习者;中介语料库


               Abstract: The dislocation construction, serving as a special sentence structure, is frequently employed in both
               written and spoken Chinese. However, it poses a challenging aspect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often leading to
               various degrees of errors among foreign learners during acquisition and usage. This paper takes Japanese learners as
               a case study, utilizing the "HSK Dynamic Composition Corpus" and the "Global Chinese Interlanguage Corpus" as
               research foundations. Throughout the study, emphasis is placed on analyzing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slocation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explor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cond language cognitive acquisition rules.
               The research delves into the major errors encountered by Japanese learners in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and using
               dislocation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categorizing  common  error  types.  Furthermore,  it  seeks  to  identify  the
               primary reasons for errors occurring during the acquisition of dislocation constructions by Japanese learners.
               Building on this analysis, the paper proposes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uggestions with the aim of aiding Japanese
               learners in their study of dislocation constructions and facilitating teaching practices tailored to them.


               Key word: dislocation construction; error analysis; Japanese learners; interlanguage corpus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前往中国学习,使得对外汉语教育专业日趋成
               熟。作为现代汉语中的重要句式,兼语句在日常生活中被频繁使用,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也
               常在这一句式上产生偏误,因此界内学者对于兼语句的习得研究也更加关注,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具有
               指导意义的成果。但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如目前的研究还是多以面向全体留学生进行笼统分析
               的,国别化研究还是较少;关于学习者输出兼语句时产生的偏误也是限定于某一类兼语句展开研究的,
               不够全面。
                   基于此,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依据语料库对日本学习者的兼语句习得情况进行考证,分析
               其偏误类型及产生原因,以期对日本学习者的兼语句学习与面向日本学习者汉语教学语法教材的编写提
               供借鉴。
               (二)研究现状
                   1.兼语句的本体研究
                   关于兼语句名称的由来,赵元任(1948)《国语入门》中最早提出“兼语”,并对此名称结构下了
               定义,简单来说兼语式相当于两个S+V结构套用在一起,但是句子的主语仍然只有一个。在这之后人们
               就广泛使用“兼语式”这一说法。
                   王力(1985)在《中国现代语法》中称这种句型结构为“递系式”;吕叔湘(1956)则在《语法学
               习》中称其为“递谓式”。各家关于兼语句句式的名称都有不同的叫法,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人们使
               用其称谓的频次,“兼语式”成为比较官方的说法,也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说法。同时,这也意味着
               兼语句作为一个独立句式而存在,并对其概念限定了一定范围,即怎样的句式结构才能被称为兼语句。
               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所得,本文所确定的兼语句结构为:N1+V1+N2+V2,其中N1是整个句子的大主语,
               N2充当兼语,既是V1的宾语,也是N2的主语,V1+N2+V2充当整个句子的谓语。
                   关于兼语句的分类标准,各家学者都有不同的定论,宋玉柱(1986)的《现代汉语语法十讲》根据
               V1的语义,将兼语句划分为使令类、帮陪类、有无类、心理活动类、称名类等。张斌(2000)则将兼语
               句划分为1使令类、2喜怒类、3称呼类、4有无类、5交接类五类。黄伯荣、廖序东(2017)在《现代汉
               语》兼语句结构中,根据前一个动词V1的意义对兼语句进行分类。黄、廖书中主要分为四类:1.使令
               式、2.爱恨式、3.选定式、4.“有”字式。除以上几类兼语句外,范晓(1996)认为还有一类兼语句,
               即陪同类。


              Caietele Confucius                             73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